据第一财经报道,11月26日,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中国有40万的博士生,他们月收入3000多块钱,建议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达到1万块钱,这样可以把这些博士生真正培养成顶级人才,让他们安心进行研究,同时也能够正常的进行支付,也可以刺激消费。
图源:第一财经
刘元春校长还表示,增加博士生收入的这笔钱,每年的财政支出仅需400亿,从国家层面来看,并不多。
毕竟不少人的博士生涯始于25岁,当大部分同龄人早已经进入职场赚钱养家、年入数十甚至百万的时候,许多博士生还需要靠家里人的接济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点击查看刘元春校长发言视频↓
博士生建言每月只有1500元!研究生待遇过低,确实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而且经常上“热搜”。2022年7月,在某网站的“领导留言板”中,一位山东网友建言:山东省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人才是主要动力,而博士是未来高精尖产业的主要人群。但二十七八岁、三十多岁的博士研究生,每个月只有1500的补助,生活压力很大,而且省内没有针对博士生的科研基金项目可供申请,强烈建议省里对博士研究生多一些关怀,增加省级助学金、奖学金和在校生的科研基金。
博士生每月补助只有1500元,这个标准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连部分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确实太低了。有网友在留言中发出了锥心之问——试想一下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甚至很多博士研究生都30岁了,每个月只有1500元的补助,生活压力该有多大?
早在2007年,时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就在一次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提出,国内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并因此倡议提高博士生的待遇。2017年,有关提高博士生待遇的问题,终于在国家层面得到了重视。201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责成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高研究生基础补贴标准,调动青年人才积极性。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听取发言后曾反问道:“你有钱不给学生,你拿它干什么用?”据了解,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发言中提议,“2008年,王小凡、饶毅和我三人联合其他57人曾提议给研究生提高津贴,得到批准。一晃9年过去了。这次考虑到物价等因素,应该再次提高研究生补助金了”。
图源:新京报报道 座谈会上,施一公说出著名演员葛优经典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当天葛优、施一公之间仅隔着一个座位。针对提高研究生等人才“后备力量”的补贴标准问题,李克强在座谈会现场部署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现在的标准是9年前制定的,确实太低了。”总理说,“还是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提高基础助学金,二是鼓励博士研究生多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多从教授那儿拿补助。”“要优先把提高基础助学金这个问题解决了。”李克强说。在2017年,《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强调,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万元提高到不低于1.3万元,由此使得平均每人每月补贴再增长约250元。尽管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还是非常有限,考虑到物价等因素,大多数博士生待遇普遍还是非常低,特别是一些未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和文科类博士,普遍低于3000元。相比博士生,硕士生的待遇就更加惨淡,有的甚至一个月只有几百块,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博士生实在是一群不同寻常的“学生”。他们年龄偏大,不少人都已结婚成家。然而,因为“学生”的身份,他们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基本的薪金保障。当“糊口”都成为问题的时候,“养家”谈何容易?虽然多地都针对博士引进提供了各种优惠措施,但对于尚未毕业的博士生来说,如何体面地走完“最后一公里”,显然是更加值得关注的话题。无论从提供国家科研水平还是提高顶级人才培养质量角度,适当提高博士生收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收获科研干货、了解硕博生日常,一键关注点这里↓